Search


【現代武訓-王貫英】
40多年前你或許有印象
老人踩著三輪車 晴...

  • Share this:


【現代武訓-王貫英】
40多年前你或許有印象
老人踩著三輪車 晴雨無阻
撿廢紙廢物換書本興學
用點滴收入購買新書贈送給需要的機構
分享王貫英先生的故事
也將先生車上標語謹錄於下

廢物老人
總統萬歲
化緣積善
助學立人
請賜廢物
功德無量
山東丐民王貫英鞠躬

圖說:拾荒興學的老人王貫英,騎著他撿廢紙的三輪車。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74/11/4

歷史新聞

【1974-11-06/聯合報/06版/】

拾荒老人捐贈書籍 文復會特頒獎慰勉

(記者段雲生)拾荒老翁王貫英,昨日捐贈一批書籍給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圖書資料室。

這批書籍包括廿五史、資治通鑑、綱鑑易知錄、龍文鞭影、十三經註疏、小學集註、三字經精解、康熙字典等。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秘書長谷鳳翔昨日特頒獎王貫英獎勵他省吃儉用購書贈送各級學校,宣傳中華文化。

【1974-11-07/聯合報/03版/】

拾荒.拓荒

《黑白集》王貫英是一位拾荒老人,「拾荒」者「撿破爛」之較雅詞也;但王貫英老人卻將「破爛」換來的錢,作出發揚中華文化的「精髓」事業,文復會頒贈獎狀,他確實受之無愧。

歷史上有武訓乞討興學的故事;但武訓不幸在大陸遭到了共匪的清算,共匪之所以不容此一歷史人物,乃是這類人在顛沛造次,艱難困頓中,仍不忘記自己民族文化的延續;而這種工作,正又遭了共匪的大忌;因此,即使武訓的「階級成份」與官僚地主扯不上關係,但凡是一個在文化上作繼絕興廢的人,都是為共產份子所不能容的。王貫英老人的一輛破車,裝滿了廢紙,而這些廢紙竟然「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了一部部二十五史、鋼鑑易知錄、龍文鞭影、十三經注疏、小學集註、三字經精解和康熙字典等等;而這些卻正是中華文化的精英;我們可以說王老人的職業雖然是「拾荒」,但他的「事業」則是不折不扣的一位文化「拓荒」者。

王貫英的故事,并不讓武訓專美於前,王貫英之受到表揚,也正說明了我們與共匪所以勢不兩立的基本原因所在。


Tags:

About author
翻閱老報,就像領到穿越時代的入場券 濃縮了時間,我們得到更寬廣的視野 它亦是舊時代的臉書 也見證了 美好時代文創產業的好實力 報時光,為您剪輯老報精粹 歡迎按讚,一同來訂閱
翻閱老報,就像領到穿越時代的入場券 濃縮了時間,我們得到更寬廣的視野 它亦是舊時代的臉書 也見證了 美好時代文創產業的好實力 報時光,為您剪輯老報精粹 歡迎按讚,一同來訂閱 #udn
View all posts